彭城之战后,刘邦收拢残军,退到了荥阳一带,与项羽的军队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项羽的大军气势汹汹地驻扎在不远处,营帐连绵,军旗飘扬,那股肃杀之气让人心惊。而刘邦这边,虽然刚经历了惨败,但也在迅速整顿,重新振作起来。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战争陷入了胶着状态。
为了打破这僵局,刘邦采用了陈平的反间计,他命人在楚军之中散布谣言,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项羽本就是生性多疑之人,听到那些流言蜚语后,心中对范增渐渐起了疑窦,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范增。范增察觉到项羽的变化,心中悲愤交加,他一心为项羽出谋划策,却换来这般猜忌,一气之下,辞官回乡。可在回乡途中,范增背疽发作,最终含恨而死。项羽失去了这位重要的谋士,就如同失去了一条臂膀,实力也受到了不小的削弱。
而刘邦这边,则趁着这个机会,继续巩固防线,鼓舞士气,准备迎接接下来更为激烈的战斗。
第七章:韩信北伐
在刘邦与项羽对峙的同时,韩信奉命率军开始了北伐之路。
韩信的军队一路向北,势如破竹。先是平定了魏国,那魏国的守军在韩信的巧妙战术下,根本不堪一击,很快便缴械投降。接着,韩信又马不停蹄地向着代国进军,代国同样没能抵挡住汉军的攻势,被轻松拿下。
随后,韩信来到了赵国地界。赵国的将领听闻韩信之名,虽有所忌惮,但也仗着自己兵力雄厚,想要与韩信一决高下。韩信却不慌不忙,利用背水一战的计策,让士兵们置之死地而后生,汉军个个奋勇杀敌,最终大败赵军,赵国也被收入囊中。
之后,韩信又挥师北上,燕国见汉军如此勇猛,且接连得胜,自知不是对手,便主动归降。韩信就这样先后平定了魏、代、赵、燕等国,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刘邦的势力范围,还切断了项羽的北方侧翼,让项羽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韩信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威名也在楚汉之地越传越响。
第八章:龙且之死
项羽得知韩信在北方连连得手,心中深感不安,他深知若任由韩信继续扩张,自己必将陷入绝境。于是,他派大将龙且率领二十万楚军前去救援。
龙且为人骄傲自大,根本没把韩信放在眼里,他觉得韩信不过是运气好才打了几场胜仗罢了。到了战场,龙且也不做过多谋划,便贸然与韩信交战。
韩信见龙且如此轻敌,心中暗喜,他利用潍水之战,巧妙地水淹龙且的楚军。那原本汹涌的潍水,在韩信的指挥下,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瞬间冲向楚军。楚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大水冲得七零八落,阵脚大乱。
韩信趁机率领汉军发起猛攻,龙且虽奋力抵抗,却无力回天,最终战死在战场上,而那二十万楚军也几乎全军覆没。此役之后,项羽的实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楚汉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刘邦这边则士气更为高涨,胜利的天平似乎开始慢慢向刘邦倾斜。
第九章:鸿沟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