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此时却并未急于出兵攻打燕国,他深知燕国若强行攻打,虽也能拿下,但必定会损失不少兵力,如今楚汉相争局势瞬息万变,保存实力才是上策。于是,他听从了李左车的建议,先派人给燕国送去书信,信中陈述了楚汉之间的形势,表明汉军的强大以及燕国归附的好处,同时又展现出了自己的仁德,不愿多造杀孽,希望燕国能主动归降。
燕国国君收到书信后,召集大臣们商议,众人权衡利弊,觉得抵抗只是死路一条,而韩信如此有诚意,归附或许还能保得燕国上下安宁。最终,燕国决定开城投降,向刘邦称臣。
就这样,韩信未动一兵一卒,便让燕国归附,这让刘邦更是对他赞赏有加,北方的局势已然完全在汉军的掌控之中,而项羽的北方侧翼算是彻底被切断了。
第六章:巩固成果,整军备战
韩信在接连平定魏、代、赵、燕等国后,并没有松懈下来。他深知自己所肩负的责任重大,这些新归附的地区虽然表面上听从汉王刘邦的命令,但人心未必稳固,若不加以好好治理,很容易再生变故。
于是,韩信开始在各地安排能吏,安抚百姓,轻徭薄赋,让百姓们能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同时,他又对军队进行了整顿扩充,将那些归附过来的有才能的将士吸纳进汉军之中,加以训练,让汉军的战斗力进一步提升。
在这期间,刘邦也多次派人送来赏赐,嘉奖韩信的功劳,并且传达了对北方局势的重视,希望韩信能继续稳住局面,为将来与项羽的最终决战做好准备。
韩信深知,这一切都只是前奏,真正决定楚汉命运的大战还在后面,而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将成为刘邦战胜项羽的关键助力,他必须全力以赴,不容有丝毫懈怠。
第七章:影响战局
随着韩信在北方的节节胜利,楚汉对峙的局势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项羽原本以为自己能凭借正面战场上的优势,慢慢拖垮刘邦,可没想到韩信在北方如此势如破竹,如今自己的北方侧翼被切断,周边的盟友纷纷倒向刘邦,顿时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他开始变得烦躁不安,分兵去应对北方的局势又怕刘邦趁机在正面战场突破,可若不管不顾,那韩信一旦南下,与刘邦形成夹击之势,自己必败无疑。
而刘邦这边,有了韩信在北方拓展的广阔地盘,兵力得到了极大补充,粮草物资也更加充裕。谋士们纷纷建言,可趁着此时机,对项羽发起更猛烈的攻势。刘邦也在积极筹备,调兵遣将,准备与项羽展开最后的决战。
韩信在北方听闻楚汉正面战场的动静,也时刻准备着,只要刘邦一声令下,他便会率军南下,与刘邦的大军会合,共同给项羽致命一击。
第八章:最终决战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