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做出决定之前,我们需要先进行一下说明,如果你选择参加这一项目,那么对后面的工作、出国和成果发表都会有一定的限制……”
这些内容常浩南自然再清楚不过,毕竟他实际在华夏航空工业工作的时间其实并不比杨奉畑短。
因此在对方说完之后,他几乎不假思索地选择同意,然后签署了一份知情文件。
“那么,小常啊。”
在常浩南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之后,杜义山离开座位,走到了他面前:
“组织已经决定了,由你和小姚共同代表咱们课题组参与八三工程的研发!”
对于这个结果,常浩南在一开始看到杨奉畑的时候就已经基本预料到了。
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他在一个月前做出的预期。
相比于新舟60项目,八三工程的难度和重要性无疑都要高上很多。
相应的,影响力和分量也大得多。
而这也意味着他距离重生之初设定的目标依靠系统带动整个华夏科研体系的效率更近了一步。
至于姚梦娜也跟着一起也算是情理之中,她在三维数字化建模和控制律设计方面的能力很强,正是整个眼下航空工业最紧缺的人才。
毕竟在原本的时间线上,华夏第一种完全实现数字化设计、发图和装配的飞机型号是歼轰7a,要等到三年后的1999年才会正式立项。
梁卓平从旁边的公文包里掏出来了一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