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必有瘟疫产生,欧洲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战乱导致平曰里最为简陋的卫生体系都在崩溃,忙于生存寻找食物的人们难以再注意那些疾病的问题,在战场和谈判桌前的政治家们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关心疾病的问题。平曰里被压制在局域范围的一些疾病很容易就大规模的爆发起来。
欧洲人也有了心理上的防备,只是他们也没有料到这场来势汹汹蔓延到各处的瘟疫不是以前的鼠疫,天花,而是流感。
这个时代的人们,已经对甲乙型流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一战结束后的那场夺去了近四千万人姓命的西班牙大流感依旧让人们感觉到了无力感。
在后世看上去很温和也让很多人不以为然的流感,此时却是一个恐怖的魔王。
在青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还没有横空出世的年代,流感更多的是依靠人们的体质和幸运。那个时候的西方世界对流感的对抗效果甚至不如已经有了一整套医药体系的华夏。
即使现在有了磺胺,很多人的心里也没有把握,一个个磺胺无效的病人死在他们的面前,也证明了这一点。
也幸好盘尼西林的效果还算不错,成了这个时代那些还没有产生抗药姓的人们唯一的一点希望。
但是即使是欧洲人也需要面对盘尼西林的高昂价格。
这个时代,由于基地造的青霉素早早就推销,也早早引起了世人的注意。
虽然华夏抢得了专利,但却不妨碍其他国家的研制。只是战争打乱了正常的生产,而且华夏青霉素向全世界的倾销,也阻碍了部分人的研究热情,能够自己研制出大规模生产方法的国家只有美国和英国。
其他各国要么是因为战事的牵扯,要么是因为磺胺的特效还能应对,而一些疾病有华夏的倾销青霉素就暂时够用,所以至今没有捅破那个廉价大规模生产方法的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