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道:“不中用。我知道我这样病是不能好的了。且别说病,只论好的日子我是怎么形景,就可知了。”
从这句话里看,崇祯是已经绝望了,他并不觉得大明朝的问题可以解决,依据是别说现在了,就是以前好的时候也只是勉强维持罢了!
宝钗点头道:“可正是这话。古人说:‘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
‘食谷者生’这句直击问题的核心,就是没有粮食,人虽然可以吃各种食物,但是当时维持生命就得靠粮食,粮食才是最好的食物。
粮食能迅速补充大脑所需,而肉类的转化率极低,其他食物又不能提供这些。
因此古代政权维持最有价值的战略物资就是粮食,它可以发俸禄,救灾,发军粮,可以说只要有粮食,朝廷就可以做任何事,没有粮食,就什么事都做不成,而恰恰崇祯接手的,就是一个急缺粮食的大明王朝。
黛玉叹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的。今年比往年反觉又重了些似的。”说话之间,已咳嗽了两三次。
宝钗道:“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从黛玉的病症上,也可以说一下,文中说黛玉犯的是嗽疾,汉字咳与嗽是有些不同的,单用“咳”指有声无痰,单用“嗽”指有痰无声。
这种情况一般认为是有寒邪水饮,即寒邪进入体内,水饮指五脏不能运化水,可以理解为崇祯朝廷受到寒冷气候的影响,水在书中又代指满清,那就是崇祯朝廷不能解决清军的问题。
可以看到作者在写黛玉的病症时,都是将中医理论与历史紧密结合起来的。
宝钗的建议是:黛玉的药方里“人参肉桂”太多了,这两位是补药,大补元气与命门之火,就是指崇祯朝廷面对这种病症更多的是用大补的方法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