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努尔哈赤时期,为了获得粮食他们就不得不冒着风险四处打仗劫掠,就这样还是养不活足够的人口,为了节约粮食,他们下令屠杀“无粮人,”即直接斩杀没有粮食的人。
一开始还是只杀口粮不足六斗以下者,后来还是不行,干脆全杀,他把责任归咎于这些饥民种不出粮食又闹反抗,但是杀完之后又没人种粮食了,所以后金又要到此抓人作努奴隶为其种粮食。
这种奴隶就是胞衣,一旦遇到灾年粮食没有收成,他们就吃“胞衣。”这些在前文里作者都已经写过。
黛玉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地土,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你不过是亲戚的情分,白住了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
薛宝钗与黛玉同样的客居贾府,为何心态不同呢?这里作者就说明了其中的一些区别。
崇祯并不是正统的太子继承,而是藩王继位,所以她并不是贾母的正经继承人,只是一个外孙女。
因为明朝藩王不能接受帝王教育,所以朱由检从小接受的都是忠君报国,琴棋书画这类的教育,直到登基称帝,才请了一些官员教她治国理政的学问,这就是林如海临终给将黛玉托付给老师贾雨村。
当时17岁的朱由检,放在今天也还是个中学生,需要去管理这么大一个朝廷,他是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与经验的。
很多人天真的以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地位,想做什么都可以,其实我们看黛玉在贾府就知道了。
我们可以设身处地想象一下,把17岁还在上初三的自己,突然送到天启七年继承皇位,面对一群官场老狐狸,粮食大量减产,外敌连年寇边,内部起义不断,朝廷各处都缺钱缺粮,瘟疫横行的末世明朝,真的认为自己可以力挽狂澜吗?
所以黛玉说自己又不是他们的正经主子,而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怎么能不绝望呢?。
薛宝钗后面取代了黛玉的地位,也成为贾府非正统的主子,黛玉为何说她不一样呢?
虽然他们也有明朝同样的问题,但是他们用野蛮屠杀的方式度过了很多难关,后金这种野蛮暴力的治理方式,解决了很多人的吃饭问题,那就是没有人了,自然就没有吃饭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