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作者的分不清是与庄子一样,是当事人的感觉,而我们读者的分不清,那就是真的分不清了。
我们现在明白了黛玉的隐射之后,就知道作者的意思了,他要告诉我们的是,作者就像庄子一样,在红楼梦中化作了黛玉,而黛玉隐射的明朝帝王,后来化作了《红楼梦》的作者。
他写这本《红楼梦》除了在梦里回忆旧事,更是为了寻找“陶令盟”,大多解读会告诉你,这个典故是陶渊明与一众好友归隐山林,吟诗作赋。但是作者这里写的是“陶令盟,”那就得加上后来又与谢灵运等人一起加入白莲社的故事了。
佛教净土宗慧远大师与刘遗民居士等人在庐山结社,后人称之为“白莲社”。当时慧远大师真诚地邀请陶渊明加入“白莲社”。陶渊明提出,只要能够让他喝酒,他就加入“白莲社”。陶渊明嗜酒如命,即使加入佛教社团,也要喝酒,所以《簪菊》里说彭泽先生是酒狂。
现在我们看到“白莲社”应该会想到一个组织,那就是白莲教,我们常在电视里看到反清复明的“白莲教”,就是由这个白莲社发展出来的。
作者的目的也就通过这两句再次强调了,他们除了写书,还要组织白莲教,天地会这样的反清复明组织。
颈联采用了归雁这个代表思乡意向的词,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他的心随着大雁,依恋之心,久久相随,直到它消失在天的尽头。
故故在这里是屡屡,或时时的意思,他总是被秋后蟋蟀的叫声吵醒,故而恼之!
蟋蟀生活也需要温度足够的高,深秋时天气转凉,冬天快来了,这时的蟋蟀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叫声更显得凄凉,作者听到它们凄惨的哀鸣,更加重了亡国遗民的悲凉之情!
所以他更愿意呆在梦里不愿出来,可是他不能一直呆在《红楼梦》中,当他醒来面对现实世界,衰草与寒烟又加重了他的凄凉。
“寒烟衰草”应该是化用了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我们只要看一下这首词就明白了: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残菊》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