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贫寒不拣行:是说刘姥姥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放下自尊,四处奔波寻求帮助。
当家趋入且逢迎:为了家庭生计,刘姥姥甚至不惜去权贵家中低头逢迎,寻求救济。
岂知着意无名利:这句是说刘姥姥并不在乎虚名薄利,她的目的很单纯,只是为了家庭生计。
便是三才最上层:尽管处于社会底层,刘姥姥的行为和心态却显示出了高尚的品质,达到了“三才”(天、地、人)中的最高境界。
我们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到批书人对刘姥姥的评价,如果说诗人是在写孝庄带着小顺治进京,显然没有一句是符合的。
这首诗是带有一种悲悯,在说明末西北的农民与军户遇到天灾,无奈之下远离家乡,沦为流民四处奔走乞讨,只为生存下去的现象。
明末的流民左右都没有活路,时间久了,就会有不愿被压迫的人带头杀官抗税,流民听到这种行为,走头无路的他们往往都会铤而走险,加入起事的群体,流寇就是这么来的。
加上前文里解释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内容,作者就是在写流寇开始逐渐壮大,并走出所在的地区,进入明朝廷视线。
这种流寇动乱,会逐级上报到兵部,因此刘姥姥第一次进入贾府,周瑞家的先带着她见到了平儿。
到这一回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再次见到了平儿,我们要看到此前为刘姥姥再次到来所作的铺垫,就是螃蟹诗里的内容,多处提到了宝黛钗吃螃蟹的事。
他们三个吃螃蟹,结果就会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再加上王熙凤们大量的放贷,百姓还不起高利贷,刘姥姥们就会再次来贾府寻找门路。
而刘姥姥进荣国府,不只是打秋风这么简单了,他们还会有人加入贾府,接受招安,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所以这次刘姥姥进贾府,就包含了这些事。
我们看刘姥姥融入贾府的细节:
平儿答应着,一径出了园门,来至家内,只见凤姐儿不在房里。忽见上回来打抽丰的那刘姥姥和板儿又来了,坐在那边屋里,还有张材家的周瑞家的陪着,又有两三个丫头在地下倒口袋里的枣子倭瓜并些野菜。
众人见她进来,都忙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