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方其中权利最大的,不是领兵的将军,也不是领兵的文官,而是监军太监,而这些太监,大多都是魏忠贤的干儿子,干孙子。
当时的抗清名臣,登莱巡抚兼兵部侍郎袁可立是魏忠贤启用的,后来的兵部尚书崔成秀更是魏忠贤的干儿子,京城的内部军队也由他掌握,所以在当时整个明朝的军事,就是魏忠贤领着一帮人作为决策层。
我们在这里可以把王熙凤和她的一干心腹看做阉党,而尤氏看做东林党所把控的礼部,户部,这样我们就能更容易看懂王熙凤与尤氏在份子钱上的明争暗斗了。
看作者如何将家事与国事融合在一起:
尤氏先是悄骂凤姐:“我把你这没足厌的小蹄子!这么些婆婆婶子来凑银子给你过生日,你还不足,又拉上两个苦瓠子作什么?”
凤姐也悄笑道:“你少胡说,一会子离了这里,我才和你算账。他们两个为什么苦呢?有了钱也是白填送别人,不如拘来咱们乐。”
【庚辰双行夹批:纯写阿凤以衬后文,二人形景如见,语言如闻,真描画得到。】
这里是描写王熙凤贪财过头,本来凑钱是为办宴席,她却乘机大肆搜刮,尤氏看不下去,也为后面葬送性命伏笔。
说着,早已合算了,共凑了一百五十两有余。
贾母道:“一日戏酒用不了。”
尤氏道:“既不请客,酒席又不多,两三日的用度都够了。头等,戏不用钱,省在这上头。”
尤氏作为户部官员,这是在给朝廷算账。
贾母道:“凤丫头说那一班好,就传那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