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立成本全景视角**
计算行为总成本:金钱 + 时间 + 健康损耗 + 机会成本。
*例:DIY维修 vs 请专业人士——后者若省下时间创造更高价值,则更“节约”。*
2. **区分“消费”与“投资”**
- 消费型节约(如少买奶茶):可追求小利。
- 投资型节约(如买好书、优质工具):需保障大利。
3. **80/20法则优化资源**
聚焦20%高价值节约行为(如优化能源使用),忽略80%低价值琐事(如反复比价纸巾价格)。
4. **设立“节约红线”**
绝不牺牲以下事项换小利:
- 健康(饮食/医疗/睡眠)
- 重要人际关系
- 长期职业/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