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当跟这些人一商量。那瓦岗军倒也说不出什么来,带回去也好或者干其他的也好,无所谓。“反正是咱都是瓦岗军,我们跟着王将军!”
其他的呢?那十八国哪国都有的散兵游勇一听,流泪了:“我们不愿回瓦岗啊,我们不是瓦岗军呢。我家在苏州……”“我家在洛州……”“我、我家……我是河北那边的……”各地人都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伯当说:“你们自己回去?”
“我们不愿回去!我们跟着我们王子过来的,现在眼睁睁看着我们家王爷被困在麒麟峪,马上要困死了。您说我们眼睁睁看着,这心如刀绞啊。王将军呐,呃……咱能不能想方设法把我家王子救出来?”
“对!那里头还有我兄弟呢,我兄弟生死不明!唉……”
这些人都惦记麒麟峪那些人。
这就是你活着在外头,你就感不到危险了。人有一丝的希望,他都想着去试一试。
王伯当那就是拼命三郎啊。一想,也对呀,我三哥、我五哥全在里头。我要不知道或者我战死沙场了,那还则罢了。我现在知道了,近在咫尺,我焉能不管呢?连我四哥都懂得“义”字。我四哥身为瓦岗之主,他都能够重返四平山来救我三哥、五哥。那甭管救出去没救出去,人家冲进来了,人家救了,人家有态度啊!我王伯当就这么着带着兵回瓦岗?回头让人耻笑啊,说王伯当不义呀!“嗯,对!我们得好好看看,看看有没有机会能够把这麒麟峪打开,把十八国盟军给救出来!”
“嗯,是啊!王将军,这……这……咱侦查侦查,咱看看吧?”
“好吧!”
就这么着,王伯当带着三百多人就开始在周边游逛,看看能不能有机会把这麒麟峪打开。
结果,游逛了两天,没有任何机会。王伯当发现靠山王杨林南北这军队把麒麟峪堵得结结实实,就像两块钢板似地把前后门全给堵上了。想要脱逃,势比登天!想要由打外面往里打,冲破这两重包围,那你得多少军队呀?靠山王那多少军队呀?两边加起来,那将近两万人呢。一边就得七八千人呢。我这三百多人去碰,那不是以卵击石吗?哎呀……王伯当愁得呀,这两天上火了,嘴上都起了燎泡了。最后王伯当实在没辙了,就想起一条计来。什么计?釜底抽薪吧,声东击西吧,调虎离山吧……说:“这都是什么计呀?”王伯当心说话:我干脆带这三百多人,我多弄点旗帜、多弄点锣鼓,敲敲打打的,我遘奔江都城,我号称三……三十万大军,我攻打江都城!江都城里住着杨广呢。要是杨广害怕,派人赶紧地调这靠山王杨林前去勤王救驾。也许四平山这个包围的力量就会减弱。如果力量一减弱,看看这麒麟峪里的十八国盟军能不能借此机会一鼓作气杀出来。那杀出来杀不出来……我就没办法了,这就得看天意了。我只能做到虚张声势吓唬江都城的君臣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呀。但愿老天保佑吧!
王伯当也知道这个计策的成功率极低。但是,有一线希望,也得试一试。所以,王伯当就带着这三百多人遘奔江都城而了。
一路之上,是偃旗息鼓啊,就钻那个小林子、就钻那个小道儿,先别让沿途的官府看见。到了江都城外头,再在那里打开旗子,敲锣打鼓,假装声势。到那个时候,吓唬杨广。所以,一直在林中行走,日夜兼程。
王伯当明白,耗一天,那峪中指不定得死多少人呢。你想想,几天了?七八万人呢,这每天得吃多少东西啊?哪有那么多东西呢?当时是突围状态,粮草辎重基本上都舍弃了。所以,里边现在应该绝粮了。不赶紧解围,那些人都得活活饿死啊!所以,王伯当心急如焚,带着三百多人日夜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