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这封信带给赤乡侯,让他务必按此行事。”周瑜道。
祁准走后,周瑜逐一查看每个军营的准备情况,只见鲜卑军营中井然有条,军士从容不迫,情况要好于高句丽人马,可见平日训练有素。周瑜暗中点头,知道轲比能等鲜卑将领平日对待训练也定是一丝不苟。据自己平日观察,三个国家中,纪律最强的当属鲜卑,最差的就是匈奴,但匈奴人个体战斗力强,身体素质最高,也正因为如此,也难以驾驭。但整体来看,不论高句丽匈奴鲜卑,单兵素质都高于中原,也许是他们所生存的环境更为恶劣的缘故,而且这些民族因为自身资源的贫乏,侵略性更强,这也是为什么自己暂时搁置中原争霸,来到这里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果这里能够成为自己的兵源,再加上自己系统的训练,那带来的好处也是非常显而易见的。
等到周瑜见到轲比能,他正从容不迫地指挥军队整理辎重,旁边他的随从正在给他的战马整理鞍颤嚼环,周瑜也不打扰,回到丘彪这里,丘彪的人马也基本整理完毕,临近午时,周瑜下令人马开拔。
从这里到边境还有一段路程,由于匈奴人已经进入鲜卑境内,此时高句丽边境仅有部分鲜卑人把守,高句丽和鲜卑交接处十分绵长,而且鲜卑以游牧为主,皇帝拓跋力微也是随着金顶大帐到处走,这一点和匈奴差不多,与高句丽却是明显不同。所以,周瑜也不着急赶路,节省体力才是最重要的。经过十几日的行军,此时已经到了春三月,大地上的积雪已开始融化,过了官道就到了清河,清河位于辽东,鲜卑,高句丽的交界处,河水丰沛,此时冰面已经开始融化,周瑜下令将营地扎在清河东岸,同时派人沿清河放出探马,并命人收集并制造舟船。
这一系列动作轲比能等都看在眼里,心道周瑜难道是要主动进攻,这样安排可真给自己留下可乘之机了,如果周瑜安排自己守桥,那就和拓跋力微合兵一处,引拓跋力微过桥直扑高句丽,自己就降军变先锋,如果安排丘彪守桥自己在后面也可以前后夹击,一战可克之。不管怎么算都是赢面大,于是秘密派出军卒偷过清河给拓跋力微送信去了。然后与宇文浩宇文硕二人将计策定下,二将大喜领命而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瑜命人将营寨扎下后,召集众将帅帐议事。
轲比能宇文浩宇文硕丘彪封陆续来到,得知营寨已经扎好,周瑜对轲比能道:“将军,你带着宇文浩带三万人马守住河岸,构筑六座浮桥,不得有误。”
轲比能大喜领命而出,周瑜又命丘彪带两万人马沿清河向北二十里下营,然后同样构筑六座浮桥,丘彪领命而出。
周瑜领一万人马守中军,宇文硕领十万人马为后队,周瑜命各部同时要操练人马,不得懈怠。
丘彪临行时对周瑜道:“爷,如果轲比能等勾结拓跋力微里应外合,您手里只有一万高句丽人马,如何能够应对?”
周瑜看向丘彪道:“洗墨何出此言?”
丘彪道:“爷,这是我自己想的,一旦他们心怀二意,那可麻烦了。”
周瑜笑道:“洗墨担心的不是没有道理,我给你一道军令,你带兵在清河上游,到时候如此这般,知道了吗?”
丘彪笑道:“爷,您果然早就想到前面去了,那我就放心了。”说完,高高兴兴带人马北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