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秦国当时使用的系驾法让马奔跑时受力点集中在肩胛骨位置,不会影响呼吸。
然而这就衍生出新问题:重心较高,紧急转弯时车辆容易翻覆……
此外,四轮马车还有一好处在于,马拉动的并不是车身本身,而是导向轮(前轮)和转向架间的引导杆。
经过深思熟虑,刘明继续调整四轮马车的设计草图。
通过分析得知,转轴产生的杠杆力与轮子受的侧向力成正比关系,并与轮子半径也存在比例联系。
这意味着前轮应略小于其他轮子,加上导向机构后,滚动方向能与前进方向保持一致,减少侧向压力,即使没有差速器也能广泛应用四轮马车。
毕竟差速器解决的是周向运动差异,而四轮马车面对的是轴向的运动矢量。
当刘明绘制完第二版图纸并审视画上的篷车设计时若有所思。
他联想到后代某个长寿女王拥有的豪华四轮马车,因而打算为自己定制一辆私人座驾。
某某不过是个女王罢了,我可是皇帝呀!
行动必须马上开始。
尽管不能制造出传统弹簧,但可以考虑使用平板弹簧。天子出行六马并驾,意味着车体可做得很大。通常情况下,一匹马拉力相当于1.5匹普通马力。
所以要安排上舒适座椅、桌板、暖炉甚至是原始冰箱设备!
还有必要的防御措施也不能忽略,车厢采用金属加固。至于大块玻璃窗就放弃吧——避免暴露弱点更保险。
粗略勾勒一个基本框架后,外部装饰部分交由专业人等来完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