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一路向北,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每到一处,他都仔细考察当地的山川地理。他爬上高山,俯瞰大地,绘制出详细的地图;走进村庄,与百姓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和疾苦;翻阅当地的方志典籍,研究历史的变迁。
为了维持生计,同时也为了积累反清复明的资金,顾炎武还在游历途中垦田畜牧。他亲自下地劳作,学习种植和养殖技术。烈日下,他挥汗如雨,心中却始终怀揣着那个坚定的信念。
有一次,他在山西的一个小村庄停留。村里的百姓生活贫困,时常受到地主和官府的欺压。顾炎武得知后,挺身而出,为百姓们出谋划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找到村里的老者,问道:“老人家,这地主是如何欺压你们的?”
老者叹气说道:“唉,他们随意丈量土地,多算我们的田产,赋税年年加重,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去年收成不好,交不上税,我那儿子还被抓去关了好些天。”
顾炎武听后,安慰道:“老人家莫怕,我定会帮你们讨回公道。”
他找到地主理论:“你随意篡改田亩,加重百姓赋税,良心何安?”
地主却不屑地说:“这是官府的意思,你少管闲事。”
顾炎武据理力争:“官府也不能肆意鱼肉百姓,我定会将此事揭露。”
他帮助百姓们重新丈量土地,揭露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行为,还教百姓们如何与官府周旋,争取自己的权益。百姓们对他感激涕零,纷纷称他为“青天”。
顾炎武却只是微微一笑:“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这天下,本就该是百姓的天下。”
一位大娘拉着顾炎武的手,满眼泪水:“顾先生,您真是大好人,我们该怎么报答您啊。”
顾炎武连忙说:“大娘,这都是我份内之事,只要大家以后能过上好日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