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明朝宣告覆灭。消息传来,王夫之悲痛欲绝,他将自己关在书房中,整整几天几夜不吃不喝。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他面容憔悴,身形消瘦,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毅的决绝。
“我大明三百年基业,竟毁于一旦,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夏汝弼赶来安慰他:“夫之,事已至此,我们不能只沉浸在悲痛之中。如今清军入关,我们更应振作起来,为光复大明而努力。”
王夫之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夏兄说得对,我要投身抗清,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也绝不放弃!”
“对,我们一起干!我也早就憋了一肚子火,要和清军拼个你死我活!”夏汝弼斗志昂扬地说。
随后,清军入关,一路南下,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湖南也迅速陷入战火之中,昔日繁华的城镇变成一片废墟,百姓流离失所,哭声震天。
王夫之看着家乡的惨状,内心的悲愤如熊熊烈火般燃烧,毅然决定投身抗清斗争。他与好友管嗣裘等人,在衡山举兵起义。
起义之初,大家热情高涨,仿佛看到了光复大明的希望。王夫之亲自绘制军旗,他精心挑选了一块鲜艳的红布,用浓墨在上面绣下“复明抗清”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他们四处奔走,招募义军,许多热血青年被他们的爱国热情所感染,纷纷响应。
“王兄,我们跟着你干,定要把清军赶出中原,恢复我大明江山!”一个年轻的义军士兵满脸激动,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王夫之看着这些满怀热血的青年,心中充满了感动与欣慰:“大家齐心协力,光复大明,就在此一举!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日后上了战场,大家务必相互照应,为了国家和百姓,奋勇杀敌!”
“王大哥放心,我们都不怕死,一定跟着你把清军打得落花流水!”另一个士兵高声喊道。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耳欲聋。王夫之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枪,冲锋在前,与清军展开殊死搏斗。
起义军士气高昂,他们凭借着对家国的热爱和保卫家乡的决心,如同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与装备精良的清军展开了一轮又一轮激烈的交锋。
然而,起义军毕竟势单力薄,缺乏系统的训练和充足的物资供应,难以抵挡清军的铁骑。经过一番苦战,起义最终失败,王夫之的好友管嗣裘战死沙场,他自己也身负重伤,被迫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