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却力排众议,他向曹操分析道:“吕布有勇无谋,如今屡战屡败,锐气已失。陈宫虽有智谋,但反应迟缓。我军可引沂水、泗水灌城,必能破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曹操依计而行,果然水淹下邳,生擒吕布,除掉了一大劲敌。
在实施水淹之计的过程中,曹军将士们日夜奋战,挖掘河道,修筑堤坝。
郭嘉则在一旁密切关注着战局的变化,随时调整策略,以防吕布狗急跳墙,做出疯狂的举动。
最终,吕布的军队在洪水的冲击下土崩瓦解,他本人也被曹操擒获。
官渡之战前,曹操对与袁绍的实力差距深感忧虑。
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等地,兵强马壮,粮草充足。
而曹操的势力范围相对较小,兵力也远不及袁绍。
在众人都对这场实力悬殊的对决感到担忧时,郭嘉献上“十胜十败”之说,从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十个方面对比曹操与袁绍。
他指出曹操在“道”上,顺应天理,以匡扶汉室为己任,深得民心;而袁绍虽出身名门,却心怀不轨,妄图篡汉自立,不得人心。
在“义”上,曹操以正义之师讨伐叛逆,师出有名;袁绍则为了一己私利,挑起战争,不得道义支持。
在“治”上,曹操治理有方,赏罚分明,军队纪律严明;袁绍则法令松弛,内部矛盾重重。
在“度”上,曹操豁达大度,用人唯才,能容忍下属的小过失;袁绍则心胸狭隘,嫉贤妒能,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在“谋”上,曹操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袁绍则优柔寡断,决策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