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熹平元年(公元172年)深秋,吴郡富春县的乌鹊桥头笼罩在蒙蒙细雨中。
孙氏宅邸内,身怀六甲的吴氏在子夜时分突然惊醒——只见窗外紫炁冲斗牛,转瞬化作流星坠入庭院,将满地银杏叶染成金红色。
待晨雾散尽,一声清亮的婴啼划破天际,这个被祥瑞笼罩的男婴,在乱世的预兆中降临人间。
接生婆抱着婴儿惊叹:"此子掌心纹路如剑,日后必成大器。"
孙坚,这位被后世尊为"武烈皇帝"的江东奠基人,就此踏上改写历史的征程。
少年孙坚的身影,总在富春码头的喧嚣中穿梭。
十四岁那年的夏日,他随父乘船贩盐至钱唐江,甲板上堆满白花花的盐袋。
行至半途,忽见前方江面十余艘快船一字排开,头戴黑巾的海盗正将抢来的货物往岸上搬运。
商船众人惊恐失色,船老大慌忙转舵欲逃,却被孙坚一把按住:"莫慌!看我退敌!"
少年跃上船头,手持竹篙指东画西,高声呼喝:"左军包抄!右翼合围!弓箭手准备!"
同时示意父亲敲响船上铜锣。
海盗们循声望去,只见岸边树林间人影绰绰,误以为官兵围剿,顿时作鸟兽散。
孙坚单枪匹马跃上贼船,夺回被抢货物。
这惊险一幕被同船的商人看在眼里,不久后,"江东猛虎"的名号便在江南水道上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