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的冬夜,建业城头的铜漏声与江面的浪涛声交织成一曲沉重的乐章。
寒风呼啸,卷着细碎的冰碴扑打在城墙上的士兵脸上,也拂过倚在青石板上的陆逊。
他身着一袭藏青长袍,在夜色中几乎与城墙融为一体,唯有腰间那枚刻着陆家纹章的玉佩,在月光下偶尔闪过一丝微光。
陆逊望着对岸若隐若现的烽火,手中攥着吕蒙送来的密信,羊皮纸上"白衣渡江"四字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仿佛带着某种神秘的力量,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巨变。
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二十年前,那个在庐江城外目送祖父棺椁入土的清晨。
彼时陆家还是江东望族,陆逊自幼便在诗书礼仪的熏陶中成长,聪慧过人的他深得长辈喜爱。
然而,命运的巨轮无情转动,战火的蔓延打破了这份宁静。
父亲在病痛的折磨下日渐衰弱,陆逊永远记得父亲临终前的咳嗽,带着铁锈味的血沫溅在素白的布帕上,就像后来荆州城墙染血的夕阳。
吴侯孙策殒命时,他正在顾雍府上研读《孙子兵法》,窗外惊飞的寒鸦掠过残阳,恰似命运转折的预兆。
家族的重担骤然落在少年肩头,他不得不带着家眷避难吴郡,从高高在上的世家子弟,变成了在乱世中求生存的流亡者。
吕蒙的病榻前,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味。
病榻上的吕蒙形容枯槁,往日的英气早已被病痛消磨殆尽,但眼中仍闪烁着对荆州的执念。
就在这时,陆逊第一次见到了那位传说中的吴侯孙权。
孙权身着玄色锦袍,目光如炬,举手投足间尽显王者风范。
他的指尖轻轻叩击着案几,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在丈量着每一个决策的分量:"子明病重,江陵之事,非卿不可。"
年轻的书生垂眸,袖口绣着的云纹随着呼吸微微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