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火摇曳间,他翻开《周易》,龟甲裂纹在泛黄竹简上投下斑驳暗影。
每当剥开橘瓣,清甜的汁水漫过舌尖,总能让他想起父亲临终前那抹欣慰的笑——那是得知他在寿春以"孝"闻名时,枯槁面容上难得的光彩。
十六岁那年的江东名士宴上,陆绩的声名如惊雷乍响。
张昭设下《易》理之辩,群贤毕至。当有人问及"天地阴阳之变",
陆绩从容起身,广袖拂过案上竹简:"阴阳之道,非玄虚之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正如《乾》卦自强不息,《坤》卦厚德载物......"
他言辞清朗,引经据典,连素来严苛的张昭都抚须赞叹:"此子有王佐之才,他日必成大器。"
建安十三年,赤壁的江风裹挟着硝烟扑进柴桑城。
孙权帐下,周瑜摊开的军事沙盘上,曹军战船如蚁群般密密麻麻排列。
陆绩挤在一众谋士之间,望着案头《孙子兵法》,忽然开口:"曹军战船首尾相连,若遇东南风......"
话音未落,满堂哗然。
鲁肃抚须沉吟,程普却冷笑:"竖子安知兵事?"
陆绩低头剥橘,汁水溅在竹简上,晕开细小的涟漪。
三日后,火光照亮长江南岸,他站在孙权身侧,看着漫天火海吞没曹军,袖中橘子的清香竟压过了刺鼻的硝烟。
建安二十一年,一纸调令将陆绩推向岭南瘴疠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