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一年,一纸调令将陆绩推向岭南瘴疠之地。
他捧着郁林太守的印绶,望着行囊中仅剩的半罐蜜橘苦笑。
渡海之时,合浦百姓听闻新任太守清廉,纷纷献上黄金美玉。
陆绩立于船头,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婉拒道:"非吾物也,不可留。"
回程时,因船上所带之物过少,船身太轻难以航行,他命人搬来岸边巨石压舱。
那块被称作"郁林石"的青石,后来被运回苏州,立于文庙前,世称"廉石",成为清正廉洁的象征。
郁林的日子浸满湿热的瘴气。
陆绩白天带人凿井取水,在泥泞中指挥民夫;夜晚则点着油灯,在竹简上记录岭南风土。
《南荒异物志》的字里行间,既有"桄榔木外皮内肌如竹,实大于枣"的奇景,也有"俚人以铜鼓祀神"的风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每当咳嗽撕裂胸腔,他便摸出怀中干瘪的橘子皮,放在鼻间轻嗅,恍惚间又回到吴郡书房,母亲温柔的笑靥在烛火中若隐若现。
某日巡视村落,陆绩发现百姓因饮用河水染上恶疾。
他立刻召集工匠,以《考工记》之法设计水井,亲自示范如何砌石防污。
当第一股清泉涌出时,黎族老妪捧着陶罐跪地,浑浊的眼中满是泪水:"汉人官爷,这是救命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