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卧病在床,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恍若回到琅琊老家的旧宅。
孙权多次亲临探望,握着他的手哽咽:"子瑜与孤相知数十载,情同手足......"
诸葛瑾勉力起身,从枕下取出一卷泛黄的竹简——那是他毕生处世心得,开篇写着"处世以和为贵,待人以诚为本"。
"愿陛下...以江东百姓为重..."他的声音渐渐微弱,最后望了眼窗外摇曳的竹影,手中竹简轻轻滑落。
噩耗传来,孙权素服举哀三日,亲自扶灵送至城外。
送葬队伍绵延数里,沿途百姓自发设案焚香。
在他们心中,这位温润如玉的丞相,始终是那个会为百姓开仓放粮、会在灾年赤脚奔走的长者。
岁月流转,诸葛瑾的故居前,那株他亲手栽种的银杏树依然枝繁叶茂。
每到深秋,金黄的叶子如蝶飞舞,恍惚间,仿佛又能看见那个身着青衫的身影,手持竹简,在晨雾中徐徐走来。
他的故事,没有赤壁火攻的惊心动魄,也没有六出祁山的荡气回肠,却如同一缕清泉滋养着江东大地,将忠义与仁德的种子,深植在历史的土壤之中。
喜欢中国古代名人传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名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