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再出色的学者,在一场高强度的学术争论中,也难免会说错一两句话,或者哪个细节没考虑到。
但裴瑜没有,她分析日本经济走向的每一个论点都严丝合缝,逻辑链条完整得可怕,就好像她真的亲眼看到了未来会发生的事情一样。
她的这种预见性,已经超出了汉密尔顿教授的理解范围。
汉密尔顿并没有直接回答那个记者的提问,而是对裴瑜说:“学术研究,最宝贵的品质就是勇气。一个真正的学者,他的思想不应该被条条框框所束缚,不能因为你是日本就只帮日本说话,也不能因为权威观点是什么样的,就顺着他们的思路走。
当所有人都在歌颂繁荣的时候,敢于独自站出来发出质疑的人,才是我们这个领域真正需要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独立思考,为什么我们的研究根基必须是客观的数据与逻辑,而不是个人感情或者先入为主的偏见。”
汉密尔顿教授的话音刚落,记者席瞬间爆发出比刚才激烈数倍的骚动。
虽然汉密尔顿教授从头到尾都没直接说“我支持裴瑜的观点”,但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在给裴瑜背书。这种表态方式,比直接说“我同意她”要高明得多,新闻价值也要高得多。
记者们激动得脸都在发光,他们今晚谁都别想睡觉了,必须连夜赶出这篇爆炸性新闻,小报记者们更是跃跃欲试,就等着回去添油加醋、大干一场。
现成的头条标题都已经从天上掉下来了,就叫《麻省理工经济学泰斗力挺华国学生,日本经济即将崩溃?》
这种标题一出来,明天的报纸还不得卖疯了啊!
下午四点一到,学术会议便会暂时休会,主厅里的教授、学生和记者们也各自离场,要等到第二天早上八点才会重新开始演讲。
但你要是以为四点之后大家就都回去休息,那可就想错了。这场学术会议最精彩的部分,恰恰是从四点之后的自由活动才真正开始。
晚上六点主办方还安排了个鸡尾酒会,各种点心和香槟红酒管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