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在一起,说起别人的事,那么津津有味,那么畅心开怀,就像聊着别人的家事,就能给自己注入兴奋剂一样。两人说的热火,认为对方是自己无所不说的知己,所以就无所顾忌,知道的事,全盘托出,使得气氛让人十分惬意。
而唐文书却有着十一份的高兴,因为他在李守财的谈话中,了解到了他所要的了解的事情,就是他心里记住了在这三道梁上,有一个未蜕皮的青皮核桃,他的心中想,没人蜕皮,真是可惜,只恨距离太远,也不方便,没法帮她退去青皮。
他们边喝酒,边聊天,真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乡遇亲话不尽的意味,直到两人都醉醺醺的说不清话的时候,老婆才收拾东西,把李守财拖去睡觉。唐文书就直接倒在炕上,地方都没有移,就睡着了。
真是: 巴结上峰讨欢心,投其所好顺应人。
没有机会自营造,酒肉搭桥路通顺。
保安大队把所有兵力,按照区域防线,布置在本县管辖的泾河边各个关口,为了加强防御,让保安队有个立足点,保安大队要求各个据点都要修上碉堡。可一月过去了,资金就是不能到位,没钱买东西,怎么盖炮楼?
张魁就想了一个办法,修地堡。就是选择一个突出的山头上,从背后挖一个地洞通向山头,山头里边挖出一个窑洞的样子,人在里边能站立行走,每个地堡,按照地形,向外挖两到三个了望口,这了望口还有着通风换气的功能。
就这样一个地堡,外边人只看见是个山头,且崖面垂直人不能靠近,又在高处非常隐蔽,走不到近处,根本看不到了望口也就发现不了地堡。就是发现了地堡口,厚厚的土墙,风吹日晒成了干崖,子弹打在上边,也不能穿透墙面,对人有保护作用,也就相对比较安全。在这土山尖上修建地堡,不需要花钱,只要出力就能完成。这个行动,很快成了保安大队,普及修建的样板,也正好能用上各村的劳力,他们在各村摊派劳力,也不用出一分钱。民工们,在保安队员威逼下,不得不跟着修地堡。
修建地堡的民工,相互之间,说开了,一个民工说道:“这哪里是修地堡,这是给保安队的人修坟墓,一个炮弹过来,地堡坍塌,这全都埋在里边,倒省了人去掩埋了。”
另一个民工说道:“这修地堡真是劳民伤财,有什么意义?你说这么大的山,沟里也有许多小路,那条路不能走?在这里守株待兔,能靠得住吗?我看纯属扯淡。”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评判。
又一个民工却说:“你以为这国民党都是扯淡的吗?在这山头,就能看清对面山上的情况,如果对面有大军行动,这边就能看得清楚,就是能及早报告情况而已,靠这几个保安队的人能挡住大部队的进攻吗?我看能逮住个把送信的就不错了。”
一个一片白布包着头的老者说道:“别谝人家的闲传了,说啥都跟咱没关系,赶紧把活干完才能回家。我家地里的草都长荒了,被困着这里走不了,着急心慌的都站不住了,一家老小都指望着这一把粮食糊口呢,你说这地荒了,打不下粮食,这一家人吃啥呀?没有粮食就没法活了,在这里瞎干又耽搁农时,你说过了这个时节,除草有啥用?快抓紧干,好早点回家”这个老者说出来大家的心里话,农民各自家里都有农活,被迫在这里干活,也是没有办法,庄稼活也只好烂在家没人干。
被老者的一番话,说的大家不得不抓紧时间干了起来,管不管有用无用,按照人家要求来,在这里不情愿也得干,要不你就别想回家,保安队的人,那才不管你家里人的死活,或者地里活有无人干,只管催着把地堡修好交差,就是你家里饿死人了,都和他们没有关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