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牛皋大笑道:"元帅说得对!某在应州时就听百姓说,金狗在大同作威作福,搜刮民财,无恶不作。咱们这次去,正好替天行道!"
"牛皋将军莫要轻敌,"杨沂中提醒道,"大同城高池深,易守难攻。而且守将完颜洛索也非易与之辈。属下的踏白军昨夜探查,发现大同城外二十里内,所有村庄都被清空了,显然是坚壁清野之策。"
岳飞若有所思:"如此说来,这完颜洛索是铁了心要死守了。"
"元帅,"王贵插话道,"既然如此,我军是否要改变策略?"
"不必,"岳飞摇头,"敌人坚壁清野,正说明他们害怕了。而且,他们清空村庄,也断了自己的补给。大同城中存粮能有多少?某料定,只要我军围城十日,城中必然生乱。"
说话间,前方传来号角声。原来是先锋营遇到了一小队金军斥候。双方短暂交锋,金军斥候见势不妙,立即向北逃窜。
"要追吗?"牛皋跃跃欲试。
"不必追了,"岳飞摆手,"让他们回去报信吧。某倒要看看,完颜洛索知道我军来了,会是什么反应。"
且说那几名金军斥候,一路狂奔,直到大同城下才停下。守城的士兵见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急忙放下吊桥。
"快!快禀报将军!"为首的斥候气喘吁吁,"宋军......宋军来了!"
不多时,这个消息就传到了府衙。完颜洛索正在与部将议事,闻言脸色大变。
"多少人马?"他沉声问道。
"看旗号......至少三万!"斥候颤声道,"而且......而且他们有那种会喷火的铁筒!某亲眼看到,拉了五辆大车!"
堂下诸将闻言,都露出惊恐之色。朔州、应州接连失守的消息早就传来了,宋军火器的厉害,他们也有所耳闻。
"慌什么!"完颜洛索猛地一拍桌案,"我大同城墙高三丈,护城河宽两丈,岂是那么容易攻破的?传令下去,全城戒严!所有军民,一律不得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