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果然是陛下常挂在嘴边的君子典范,高风亮节,不染世俗,反正陛下能想到的好的词几乎全能用在太子身上。
弱冠之年的陛下就不是这样,要把两人对比,那太子简直就是那诗文中的翩翩浊世佳公子。
太子在军中未领任何军职,却任何职位都能插手,调兵遣将甚至都无需请示陛下。
十月三十日深夜,正是两日交节点,远方山脉火光冲天。
太子深夜领一支五千人军队回营,手持羌族王印跪拜在帝王面前。
“父皇,生辰快乐,儿臣祝愿父皇,万寿无疆。羌族七十六部,北至阴山西至河套,便是儿臣送与父皇的生辰礼。”
“阴山?太子殿下都打到阴山去了?既取阴山,那蛮夷将灭啊!殿下才率五千兵马,如何取的阴山?”营中众将兴致勃勃的问。
齐叡注视着儿子奉上的羌族王印,唇角牵动,“太子的厚礼,朕甚喜。说说你是如何取的羌族吧。”
“雪季未到,漠北天干风大,风向往北,游牧民族部落紧密相连,两日前儿臣率兵前往,将箭头抹上火油,有风加持,大火一点即燃。此计伤天和,但,兵不厌诈。”
众将恍然大悟。
齐叡笑意温柔中带有些许不易察觉的悲悯,“吾儿睿智。”
帝王生辰,大军再度取胜,军中大摆酒宴。
宴中,众将士先是敬过帝王一轮,再向太子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