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凛冽的寒风,未能吹散笼罩在沈清欢心头的沉重。玉镯的示警,如她此生从未有过的信任。
她深吸一口气,轻声唤道:“陛下,臣妾有一桩关乎大梁国运,关乎陛下龙体安康,甚至关乎天下苍生的大事,要向陛下禀报。”
萧衍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沈清欢脸上。他感受到了她语气中的前所未有的凝重,这份凝重,甚至压过了平日里她所展现的从容与威仪。
“哦?”萧衍坐直了身子,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皇贵妃有何要事,竟如此郑重?”
沈清欢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起身走到殿门前,亲自将殿门关紧。又示意小允子和青黛守在殿外,不许任何人靠近。
萧衍见她如此谨慎,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警惕。
回到榻前,沈清欢并没有直接开口,而是伸出手,将手腕上的玉镯轻轻摘下,放在了萧衍面前的矮几上。
玉镯在烛火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看似寻常,但在萧衍眼中,它却承载着沈清欢无数次的“先知先觉”,以及那些难以解释的奇迹。
“陛下,您可曾好奇过,臣妾为何能屡次知晓未卜之事,为何能察觉那些深藏的阴谋?”沈清欢的声音清冷而坚定,“为何臣妾的父亲沈太傅,会无端蒙受不白之冤,为何大梁的国运,近来多灾多难,陛下龙体抱恙,甚至边境烽烟四起?”
萧衍瞳孔微缩,这些问题,正是他心中最大的困惑。他曾无数次猜测,却始终找不到答案。
“这些……都与这枚玉镯,以及它所守护的秘密有关。”沈清欢语气一转,将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沉重与庄严,“这枚玉镯,并非寻常之物。它是守玉族的传承之宝,而守玉族,正是千百年来,世代守护大梁山河玉魄的古老家族。”
“山河玉魄?”萧衍身体一震,这个名字他从未听过,但直觉告诉他,这绝非寻常。
“陛下可知,这片大梁的土地,并非只有表象的山川河流?”沈清欢凝视着他,语气中带着一丝悲悯,“它有灵,有魂。这魂,便是山河玉魄。它汇聚了九州灵气,承载着大梁的国运。玉魄兴,则国运昌;玉魄衰,则国运衰。而陛下的龙体抱恙,国运不昌,正是因为……山河玉魄受损,正处于衰弱沉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