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福激动得双手发抖:"老天开眼啊!毁了茶园,却给了我们更好的茶叶!"
"不,张叔。"夏澜轻声纠正,"不是老天给的,是青山村人自己争来的。如果不是你们世代守护这片茶园,如果不是洪水后第一时间抢救,哪会有这个发现?"
她转向李教授:"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保留这种特性?"
"立即抢救性采摘已被浸泡48小时以上的茶叶!"李教授果断回答,"同时标记出这些茶树的位置,后续要进行专门的培育研究。"
一声令下,全村人行动起来。年轻人负责采摘,老人和妇女清理茶叶表面的淤泥,孩子们则帮忙搬运。到傍晚时分,三十斤珍贵的"水浸茶"被小心翼翼地包装好,送往省农科院进一步检测。
夜幕降临,村委会的灯光依然亮着。夏澜和村干部们正在制定重建计划。墙上贴着受灾情况图,红色标记触目惊心——五栋民宿进水,茶艺表演台坍塌,游客中心墙体开裂,村道多处被毁...
"先保民生,再恢复生产。"夏澜指着图纸,"第一,确保每户村民有安全住所;第二,三天内恢复通水通电;第三,清理主干道淤泥;第四,评估危房..."
正说着,门外传来汽车喇叭声。小李跑出去查看,不一会儿兴奋地冲回来:"夏书记!县里送救灾物资来了!"
三辆满载的大卡车停在村委会前,上面装着矿泉水、方便食品、帐篷和被褥。更让人意外的是,随车来了二十多名志愿者,都是县里各单位的青年骨干。
带队的县领导握着夏澜的手:"夏书记,县里决定把青山村作为灾后重建重点帮扶对象。明天还会有工程队过来,帮助修复基础设施。"
夏澜眼眶发热:"太感谢了!我们正在制定重建计划..."
"不用客气。"县领导拍拍她的肩,"青山村是全县乡村旅游的标杆,你们好了,大家都好。"
物资分发持续到深夜。当最后一位村民领到帐篷和食物时,夏澜才松了口气。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临时住处——村委会的休息室,却发现桌上放着一个保温盒,里面是李婶亲手做的茶香馒头和一碗热腾腾的姜汤。纸条上写着:"夏书记,吃饱了才有力气带我们重建家园。"
简单的一顿饭,却让夏澜吃得热泪盈眶。她翻开笔记本,在今日工作记录下补上一行字:"村民的信任,是最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