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会后,夏澜留下了几位年轻人:"王伟、小林,你们负责技术方案,三天后给我初稿。小张,你查一下专业的防灾演练资料,下周我们组织第一次模拟训练。"
夜幕降临,夏澜还在办公室整理会议记录。当她翻到张德福老人发言的那页时,心中一动。她拨通了县文化馆馆长的电话:"刘馆长,我想请您帮个忙...对,关于青山村的抗洪记忆..."
一周后,青山村举行了首次"全要素应急演练"。清晨七点,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响彻全村。广播里传来夏澜严肃的声音:"紧急通知!模拟突发山洪预警,请全体村民按照预案迅速转移至安全区域!"
村民们起初有些茫然,但在村干部的组织下,很快进入状态。老人们被搀扶着前往村委会二楼;妇女儿童集合到新建的应急避难所;青壮年则分成救援队、物资队和通讯队,各司其职。
演练中暴露出不少问题——部分老人不熟悉逃生路线,避难所物资摆放混乱,救援队之间通讯不畅...夏澜带着团队全程记录,不时叫停修正。
中午总结会上,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演练感受。李婶拍着胸口:"哎呀,我这心现在还怦怦跳!虽然知道是假的,但那警报一响,腿都软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是要这个效果。"夏澜微笑着说,"只有模拟真实场景,才能在真正危机来临时不慌不乱。"
张德福老人难得地点头赞同:"我活了这么大岁数,经历过三次大洪水,每次都是乱成一团。早该这么练练了!"
下午,王伟演示了他开发的"青山预警"APP原型。界面简洁明了,红色按钮是"一键求救",绿色是"安全报备",还能实时查看逃生路线和避难所位置。
"这个好!字够大,我老花眼都看得清!"李婶惊喜地说。
"我家小子可以教我用。"张德福也凑过来看。
夏澜满意地点头:"先试用一个月,收集反馈再改进。小林,你负责教老人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