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几个妇女悄悄抹眼泪。夏澜的眼眶也湿润了,她在本子上重重写下:"最宝贵的财富——团结。"
讨论转入第二个问题。王伟犹豫了一下:"我觉得...我们在洪水预警上做得不够。那天虽然收到了县里的暴雨警报,但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对!"小林附和,"我们的排水系统是按十年一遇的标准建的,可这次是五十年一遇的洪水。"
夏澜若有所思:"这是个重要教训。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我们的防灾标准必须提高。"
讨论持续到中午,大家共梳理出十七条经验教训,从基础设施到应急预案,从信息传达到物资储备。夏澜将每条都记录下来,投影在大屏幕上供大家补充。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夏澜敲了敲白板,"如何确保这些经验不只是一纸空文?如何真正提升我们应对危机的能力?"
王伟举起手:"我有个想法。我们可以开发一个应急管理系统,把所有的经验教训都转化成具体流程。"
"好主意!"夏澜眼前一亮,"具体说说?"
王伟兴奋地走到前面:"比如预警系统,我们可以接入省市气象台的实时数据,设置不同级别的响应预案。再比如物资管理,可以用扫码入库,快过期自动提醒..."
小林插话:"还可以做个APP!村民和游客都能下载,遇到紧急情况一键报警,还能推送逃生路线。"
返乡大学生小张也提出建议:"我在学校参加过防灾演练,我们可以定期组织村民模拟不同灾害场景,像火灾、山洪、地震..."
讨论越来越具体,夏澜迅速捕捉这些点子中的可行性。会议结束时,一个完整的"青山村防灾能力提升计划"已经成形,包含技术升级、制度建设、培训演练三大方面。
散会后,夏澜留下了几位年轻人:"王伟、小林,你们负责技术方案,三天后给我初稿。小张,你查一下专业的防灾演练资料,下周我们组织第一次模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