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捷报频传。青山村古法制茶技艺成功列入省级非遗名录,获得80万元保护资金;"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获批,50万元扶持资金到位;"智慧旅游示范村"进入最终评审阶段...
最让夏澜欣喜的是,这些政策资源正在转化为青山村的长远发展动力。她召集村民代表大会,提议成立"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将政策资金转化为集体资产,用于建设标准化茶厂、培训村民技能、开发文创产品。
"我们不能只盯着眼前这点钱。"夏澜在大会上说,"要把政策红利变成青山村世世代代的财富!"
提议获得全票通过。合作社很快挂牌成立,夏澜任理事长,张德福、李婶等村民代表担任理事。第一次理事会上,他们确定了首批项目:修复古茶坊作为非遗展示馆;开发"茶文化研学"课程;建设智慧茶园管理系统...
政策春风带来的变化日新月异。省非遗保护资金到账后,张德福老人的茶坊焕然一新,古老的制茶工具被精心保护起来,旁边还增设了体验区,游客可以亲手尝试炒茶。老人每天乐呵呵地接待一拨又一拨访客,将祖传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
李婶的民宿完成了标准化改造,但保留了所有特色元素——蓝花被罩变成了标准尺寸的定制款,茶香馒头有了精致的包装,连她那口音浓重的讲解也成了"非遗方言体验"的一部分。
"夏书记,我算明白了。"李婶笑呵呵地说,"政策不是要我们改变,是帮我们变得更好!"
初夏的一个傍晚,夏澜站在新建的观景台上,俯瞰着生机勃勃的青山村。夕阳为茶园镀上金边,新修的村道干净整洁,游客中心前人来人往。远处,施工队正在为5G基站打地基,那是"智慧旅游示范村"的第一项工程。
王伟匆匆走来:"夏书记,省里通知,我们村被选为'乡村振兴政策对接典型案例',下个月要去省城做经验交流!"
夏澜接过通知,嘴角微微上扬。她知道,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青山村的故事或许能启发更多乡村,而政策红利的深度挖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回到办公室,她翻开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政策如春风,但只有扎根土壤的种子才能发芽。青山村的幸运不在于遇到好政策,而在于我们准备好了..."
窗外,最后一缕夕阳悄然隐去,茶山的轮廓渐渐模糊。但青山村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繁星落入凡间,照亮着乡村振兴的前路。
喜欢傻女逆袭:兵哥宠爆空间妻请大家收藏:()傻女逆袭:兵哥宠爆空间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