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的效果逐渐显现。三个月后,青山村的复游率回升至65%,年轻游客比例创下新高。更可喜的是,村民们的态度从怀疑变为主动学习。李婶报名参加了智能手机培训班;张德福老人甚至学会了用平板电脑查看茶园实时监控;连最保守的王会计也开始用电子台账了。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个周末,夏澜注意到几位老年游客在智能导览牌前手足无措;还有年轻人在社交媒体吐槽:"满眼二维码,跟城里商场有什么区别?"
当晚的总结会上,夏澜提出了"科技与人文平衡"原则:"技术创新不能一刀切。我们要保留纯粹的自然体验区,让游客自由选择。"
于是,青山村出现了有趣的"科技分层":核心茶园保留无电子干扰的传统体验;外围区域提供智能导览和VR体验;民宿区则全面智能化,满足年轻群体需求。
这种灵活的策略赢得了各方好评。省旅游局调研后,将青山村评为"智慧乡村旅游示范点",并组织了周边十个村庄前来学习。
初秋的一个傍晚,夏澜站在观景台上,看着夕阳下的茶山。游客们三三两两散落其间——有的举着手机跟随虚拟导游探索,有的只是静静地坐着品茶,还有孩子在无科技体验区奔跑嬉戏...
王伟走过来,手里拿着最新数据:"夏书记,第三季度游客满意度回升到91%,而且...看这个!"他指着屏幕上的曲线,"停留时间中位数增加了半天!"
夏澜微笑着点头。她想起张德福老人昨天说的话:"现在好了,想听老故事的扫二维码,想看我老汉真人的就来茶坊,各取所需!"
科技没有冲淡青山村的乡土气息,反而让传统技艺以新的形式延续;没有制造数字鸿沟,而是为不同人群搭建了理解的桥梁。
回到办公室,夏澜翻开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科技创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乡村的核心竞争力,永远在于那份独特的温度与真实..."
窗外,最后一缕阳光掠过茶山,智能导览牌的指示灯次第亮起,如同星辰落入凡间,照亮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乡村振兴之路。
喜欢傻女逆袭:兵哥宠爆空间妻请大家收藏:()傻女逆袭:兵哥宠爆空间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