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上,#烛光茶会#的话题阅读量已经突破500万。原来,展会上一名旅游博主拍下了停电全过程,视频中张德福老人淡定泡茶的画面感动了无数网友。
"这是'茶语漫步'啊!粉丝超百万的旅游大V!"小林凑过来惊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夏澜立刻意识到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她拨通了留在展台咨询本上的电话:"您好,是苏雨老师吗?我是青山村夏澜..."
一周后,"茶语漫步"苏雨如约来到青山村。夏澜亲自带她体验了最地道的茶农生活——凌晨四点跟张德福上山采茶,参与铁锅炒制,学习茶道礼仪,甚至还住进了李婶家,体验了一把"茶香入梦"的民宿之夜。
三天后,苏雨发布的《在茶香里,遇见最中国的乡村》视频引爆全网。镜头下,晨曦中的采茶人,雾气缭绕的茶山,老人布满老茧的手与嫩绿的茶芽形成强烈对比...这条15分钟的视频,播放量三天突破500万,评论区挤满了询问路线和攻略的网友。
"夏书记,电话被打爆了!"小李抱着座机喊道,"都是咨询旅游的,民宿预订已经排到两个月后了!"
夏澜没有沉浸在喜悦中,而是立即召开团队会议:"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我们必须把流量转化为可持续的品牌认知。"
她提出了"三步走"策略:第一,趁热推出"跟着博主游青山"主题活动,还原视频中的经典场景;第二,开发系列文创产品,让游客带走"看得见的茶香";第三,与苏雨建立长期合作,定期邀请KOL体验新品。
市场反应远超预期。首期"博主同款"体验团50个名额一分钟抢空;小林设计的"茶香青山"系列文创——茶染丝巾、茶香皂、茶叶书签等供不应求;更有十余位旅游博主主动联系,希望来村创作内容。
然而,新的挑战很快出现。随着青山村走红,周边村庄开始模仿他们的模式。云山村甚至直接复制了"一日茶农"的活动名称,价格还低20%。
"太无耻了!"王伟气得直拍桌子,"我们去告他们!"
夏澜却异常冷静:"模仿证明我们做对了。但茶可以复制,文化底蕴和真实体验无法复制。"
她提出了品牌升级计划——从"茶香青山"到"茶香深处是生活"。不再追求游客数量,而是打造深度文化体验。新推出的"三日茶农"项目,游客要完整参与从采茶到售茶的全过程;"古法制茶师"体验则要求学员通过三天培训,完成从采摘到炒制的独立操作,最后颁发张德福亲笔签名的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