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里的管家竟然说他们夫人陪着老爷南下进货去了,得等到年节时才回来!
柳氏彻底蒙了!
柳眉竟然不在京城!南下?年底才回来?她还不如不回来!此时的柳氏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一开始柳眉就是在共她吧?!
难怪,难怪!柳氏气极,难怪她几次三番催促柳眉都是敷衍了事,难怪柳眉要时时拖延,现在更是直接跑到南方打算把她的后路给绝了!
至于原因,柳氏想都不用想就猜了出来,那丫头早就对赵清之情根深种,肯定是在怨自己把她嫁给一个商人怀恨在心呢!柳氏只恨自己识人不清,培养了一个白眼狼!但此时她也无暇顾及柳眉的下落,柳眉不见了,嫁妆的处理完全得靠她自己来。
起来想去,还是不甘心的柳氏给自己的兄长去了一封加急信,在信中狠狠斥责了柳眉一顿的同时要求兄长给自己汇五万两银子,在她看来,自己的兄长是靠着自己才有了现今的地位,妹妹有难,兄长理应施以援手。
但柳氏没有考虑到的是,或许哥哥不会不顾及妹妹,但嫂子就不一定了。
柳氏的嫂子早就从女儿口中得知了女儿嫁人的“真相“,对于小姑竟然把女儿嫁给了一个商人这件事是恨之入骨。
柳眉也是柳氏兄长家娇宠长大的闺女,若不是柳氏当时吹的天花乱坠他们也不会把女儿给送了过去,结果不仅没有实现当初的诺言还将柳眉低嫁。若不是当时柳氏在侯府的势力还有,他们早就和柳氏闹翻了。
但也就是这样,柳氏的嫂子还和柳氏的兄长大吵了一顿。当时柳氏的嫂子忍了,现在可没有必要。
凭着柳眉寄回来的钱,柳氏的兄长早就巴上了他在当地的直属上官,人家也是大家族出身到这里来历练而已,见柳氏的兄长也不是那没用之人,到也乐的提携一把。人家直接的拉一把可不比柳氏间接的人脉管用多了。
女儿那不缺钱,自己相公也不是没有前途非得靠着小姑,柳氏的嫂子就直接把柳氏的这封信给扣下了,在相公面前提都没提,哪怕相公以后知道了,她也有信心把事情圆回来。
所以,柳氏完全没有想到,这封信就像是石沉大海,一点音讯全无。
而雪上加霜的是,在朝堂上竟然有御使参了南宁侯一本“治家不严“,称其纵容继室贪墨嫡妻嫁妆,为父不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