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
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
【该批:男人分内究是何事?】
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蒙侧批:作者一片苦心,代佛说法,代圣讲道,看书者不可轻忽。】
【该批:读书明理治民辅国者能有几人?】
这里连续说读书人应该读书明理,批语也反复强调,读书人却没有几个能治民辅国的,就是指大明朝堂之上的文官们,他们却没有几个人明白事理的,一味的要求与满洲死磕到底,坚决抵制议和,完全不顾国家财政崩溃,兵力不足的局面,导致崇祯帝只能在困境中坐以待毙。
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遭塌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宝钗劝黛玉“耕种买卖,针黹纺织”,其实就是皇太极向崇祯提议恢复生产,休养生息,互通有无。这点只能在背面解释,否则在正面宝钗劝黛玉种地做买卖,黛玉还答应了是说不通的。
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
【蒙侧批:结得妙。】
黛玉垂头吃茶,只有答应“是”,是作者临摹崇祯帝的无奈,他只能面对现实,知道满洲方面说的是事实,休兵罢战才是最正确的道路,否则局面就不可救了,这就是钗玉和好的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