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俨手捂着脸颊,嘴角扯了扯:“可是,爹爹您知道他们身上,为何会流一半钟家的血液吗?若不是早打了这主意,算准您会心慈手软。杨家父女的奸计能一步步得逞吗?您还一直姑息他们,不正好让杨逆的躺在墓坟里都会发笑。而我们母亲在地底下,岂不是只能哭泣,永世不得安宁?”
一脸震惊地望着儿子,钟澄面上表情,慢慢开始扭曲。
前尘往事一幕幕,像皮影戏一般,交错地在他眼前闪过。包括他中探花那年,回京后,杨景基的亲信,言语间步步设套,让他掉入陷阱。杨氏趁他醉酒,来到他的书房,后来才有了明仪……儿子的话,有些当头棒喝,残忍地撕开了,他自以为掩饰得不错的伤口。
姑息他们,岂不是让杨逆的奸计得逞……可那两孩子也是他的亲生骨肉。
明俨不再理他,叫来小厮,骑上高头大马,就往家里赶。当晚就收拾好行囊,准备马上返京。
接下来的两天,钟家的气氛,冷得仿佛如同置身冰窟。没几天,明俨和钟谢氏离开了淮安。临行前,明俨还将抚养他长大的龚阿婆,接上了上京的马车。准备带着到京城替她养老。见他们这副阵仗,宋姨娘以为他再也不回钟府了。非要明偲跟着大哥,一同上京城来。让明俨带在身边教养。
第三百四十六章 空巢
望着儿子们渐行渐远的背影,钟澄背地里不禁潸然泪下。同时他有种感觉:明俨再也不会为了他这父亲,回到这家里来了。那一巴掌似乎生生打断了,两人间本就浅淡的父子情分。
将抚养过他的龚阿婆也接出钟府,带到任上去。儿子这是向他表明立场,不会原谅他了吗?不再需要这个爹爹了。甚至不愿回华亭街的家了。就像当初妙儿回淮安时,根本不愿住到府里一样。
自己难道真做错了?他只不过,想让每位子女都有最好的归缩。这位他百年过身后,妤儿和仪儿即便有那样的母亲,好歹也有有家族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