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明俨颇感意外。
“这事如果我没估计错,马上就有人出来,来当中间的调停人。你也不要想太多了每个人跟父母的缘分深浅不一样,就当你我跟父母缘浅吧?”妙如知道,明俨为生母林氏出头,何尝没有为他不幸的童年讨个说法的意思在。跟她当初回淮安的初衷是一样的。
明俨把视线投向妹妹,认真地说道,“或许,我没你那样的钝刀割肉的经历,也庆幸没跟你一样,对他早早起了孺慕之思,体会不到你那复杂的感情。毕竟这个钟府,我回来没多久……当初,你是怎么看开的?”
打一离开钟府,他就被痛苦的情绪萦绕,直到此时,他总算终于找了一位可说心里话的人了。
“为了开解妹妹,师傅曾告诉我一句谒语——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可能打一开始,父亲隐瞒我的身世那会儿,妹妹心里就有了防备。后来,多从他那儿得一份关爱,我都会觉得是捡来的。直到退亲的事情发生后,我越来越发觉,关于他的许多美好印象,都是自己一厢情愿想象出来的。认识到这一点的进修,我就释然了……毕竟人无完人嘛……”妙如怕他钻牛角尖,沉溺在痛苦出不来。
要知道,男孩子通常喜欢将父亲形象当成偶像来膜拜,此番打击不知会不会给他心上添加新伤。
明俨点了点头,心里果然好受了许多。
妙如确实没有料错。
明俨离开后不久,明仪找上钟澄,非要跟二姐夫彭明,去学做什么生意。这个举动让钟澄很无奈,他突然想起明仪当年抓周时,他手里拿着的,可不就是一个“金元宝”。想到这里,钟澄心里好受了许多,同时,有种逃不开“宿命”的悲凉感,涌上心头。
钟澄想到这儿子的将来,兄弟、族人、岳家哪一方面都靠不上。索性让他跟着妤如两口子,到杭州去闯闯了。明仪的离家经商,让钟家本家的那帮人,暗地里狠狠松了一口气。后来,新任的族长经不住族众的怂恿,出面劝说钟澄。让他将杨氏所出的两儿女,改记在了何姨娘名下。以缓解五房父子间紧张的关系。
此事告一段落后,子女们长大离家,各奔前程,钟澄感到前所未有的寂寞和空虚,还未到不惑之年,他就已经身心俱疲了。提前进入后世所称的“空巢”期。
明俨回到京后,元睿帝从别的渠道,听说了钟家父子这段纠葛。越发对明俨刮目相看起来。
“想不到,比起他父亲,这位年轻后生,做的要干脆利落多。倒是有颗恩怨分明的赤子之心。这点上,比他父亲更像他祖父。”放下手里的密奏,姬翌有些兴奋地朝旁边的韩国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