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交易之道,刚者易折’。殿下意气太盛,反而不美。切记。”
拓跋晃心中恼怒,待要发作,但临行前高允的劝诫之语,却在他脑中倏然响起。
须臾间,他在心中默诵道:“交易之道,刚者易折。惟有至阴至柔,方可纵横天下。”
再抬起头来,已换了一副恭逊的颜色:“儿谨遵父命。”
夜色渐深,拓跋晃脱了战甲,把香囊放在鼻端轻嗅,心神也安定了几许。
前段时日,他一直睡不好觉,高允便送了这个香囊给他,说是可以助眠。
于拓跋晃而言,高允亦师亦友,是他最值得信赖的智囊。
高允是渤海人,乃官宦子弟,博通经史,兼善天文术数。父亲过世以后,高允把家产留给弟弟,一度出家。
后来,高允还俗,正式入仕,在四十余岁时入了国舅杜超的幕府,多有谋略。
此时,大魏治下积案如山,久久不决,拓跋焘为之大动肝火,杜超遂举荐高允等幕僚,胁从处理积案。
孰料,数位官员到任之后徇私枉法,多有贪墨之行,最终遭致严惩。
唯有高允,行事清廉,案无留牍,故而得到称誉。可惜,杜超幕府不久即被解散,高允遂返乡授业,据说学生逾千。
往日,拓跋晃与高允往来并不频繁,但一见如故,引为至交。
近日,拓跋晃在给高允的书信中,提及自己因河东盐业与朝臣政治,以致寝不安席一事。
高允便回了信,跟他讲了“交易之道,刚者易折”的道理,又附了一只安神助眠的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