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余忙欲退避,拓跋焘却道:“不用避嫌。”
“禀父皇,儿不参政,已然很久了。”拓跋余恭敬地解释。
拓跋焘方才想起,自打太平真君四年底,他令太子统理百揆之后,晋王、吴王便不再闻听政事,他按按脑门,道:“哦,你就在这儿罢。”
“喏。”
移时,崔浩入得永安前殿来,行礼如仪。
“臣有本奏,”崔浩的余光掠过吴王,将奏章呈上,再垂手立在一旁。
“杨文德占据了葭芦城,招诱氐、羌,武都等五郡的氐人归附?”看完奏疏后,拓跋焘摸摸鼻子。
这个杨文德,是仇池首领杨难当的儿子。
神麚年间,杨难从妻之言,废黜侄儿杨保宗而自立为王,对刘宋称臣。
为此,杨保宗投靠了大魏,拓跋焘以之为征南大将军、秦州牧、武都王,还让他做了大魏的驸马。后来,杨难当也被大魏封为征南大将军、南秦王。
可以说,拓跋焘待杨氏不薄,但遗憾的是,杨难当在太延二年时,便阴谋自立,自立朝廷,还派遣使者继续向刘宋朝贡。几番折腾后,拓跋焘说服杨难当,为大魏镇守上邽。
至于杨文德,则游说杨保宗叛魏自立。待他被拓跋氏斩杀后,又取代了他的位置,进围仇池,自号为征西将军、秦、河、梁三州牧、仇池公。
2
见皇帝不甚在意,崔浩有些着急:“还请至尊速速下旨,征讨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