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听后,脸色阴沉,皮笑肉不笑地说:“纪大人果然好才情,只是这诗里,似乎另有深意啊。”
纪晓岚笑着回应:“和大人多心了,不过是触景生情,随意吟来。”
终于,在处理盐政亏空案时,和珅暗中指使亲信篡改证据,将亏空责任嫁祸给纪晓岚。
朝堂上,纪晓岚据理力争:“陛下,这证据明显被篡改,臣是冤枉的。此案背后定有蹊跷,还望陛下明察。”
和珅却在一旁狡辩:“陛下,纪晓岚分明是在狡辩,证据确凿,他难逃罪责。”乾隆一时被蒙蔽,盛怒之下将纪晓岚贬谪至新疆乌鲁木齐。
被贬新疆,纪晓岚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深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看到边疆百姓生活艰苦,他心疼不已。他找到当地官员说:“大人,此地百姓艰难,咱们得想法子改善。我知晓一些改良耕种的法子,或许可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官员皱着眉说:“纪大人,不是不想做,只是这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啊。”
纪晓岚拍着胸脯:“大人放心,我与您一同想办法,先从小范围试试。”
此后,纪晓岚亲自下田,指导百姓改良耕种方法,又带领大家寻找水源,兴修水利。在他的努力下,当地的粮食产量逐渐提高,百姓们对他感激不已。
几年后,乾隆念及纪晓岚的才学,将他召回京城,命他主持编纂《四库全书》。纪晓岚深知任务艰巨,却毫不犹豫接受。他去拜访戴震,诚恳地说:“东原兄,如今要编纂《四库全书》,非你相助不可,不知你可愿出山?”
戴震拱手道:“纪兄相邀,岂敢不从。只是这工程浩大,需细细谋划。”
纪晓岚点头:“正是,咱们召集各方学者,共同商讨。”于是,纪晓岚四处奔走,邀请了姚鼐、王念孙等一众知名学者,组建起编纂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