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最终达成妥协:先在小范围试点,由王伟团队负责技术对接,张德福等老师傅提供内容。
一周后,首批设备到货——五个智能讲解器和二十个带芯片的二维码标牌。技术员小陈正在村委会调试系统,突然"哎呀"一声:"夏书记,这语音合成需要大量样本,得请张爷爷录至少20小时的内容!"
夏澜咬了咬嘴唇。张德福老人能答应吗?
出乎意料的是,当夏澜带着小陈登门拜访时,老人已经准备好了。桌上摆着老式录音机和一叠发黄的笔记:"我寻思着,要录就录全套。这是我爹传下来的《茶经十二讲》,从栽种到冲泡,全乎着呢!"
接下来的三天,张德福家变成了临时录音棚。老人对着麦克风,从"谷雨前采茶要诀"讲到"铁锅杀青火候掌控",甚至哼唱了几近失传的采茶山歌。小陈的专业设备将这些珍贵的声音和知识一一数字化。
"老爷子,您这嗓子绝了!"小陈竖起大拇指,"AI学完肯定比真人还有味道!"
张德福难得地笑了:"我这把老骨头,还能赶上新潮哩!"
半个月后,茶园智能导览系统上线测试。夏澜邀请了十位不同年龄段的游客体验。扫码后,手机屏幕上跳出虚拟的"茶农老张",用带着乡音的声音说:"欢迎来到青山茶园,老汉我种了六十年茶..."
令人惊喜的是,游客反馈远超预期。一位年轻女孩在留言簿上写道:"虚拟茶农太可爱了!讲解专业又有趣,我还特意去拜访了真实的张爷爷,对比着听更有意思!"
试点成功让村民们对科技的态度开始转变。夏澜趁热打铁,推出了第二批升级计划:VR古法制茶体验、游客偏好分析系统、智能调度平台。
王伟负责的VR项目进展最快。他在省城技术团队帮助下,复原了百年前的青山村场景——古老的木质茶坊、柴火铁锅、穿着粗布衣的茶农...戴上VR眼镜,游客能"亲身参与"从采摘到炒制的全过程。
"这会不会太假了?"小林有些担忧,"游客来农村不就为了真实体验吗?"
夏澜早有考虑:"不是替代,而是补充。游客可以先在VR里学习基础,再去实地体验,理解会更深刻。"
她安排张德福老人第一个试用。老人戴上眼镜,手在空中虚抓了几下,突然浑身一震:"这...这是我爷爷的茶坊!连墙角那个缺口的茶篓都一模一样!"